上海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在逐渐放宽标准,这是由于城市的发展模式一定会越来越多元化,之前的北京、现在的上海,共有产权房的推进都是在给每个个体多一种的选择。而作为民生的大头,让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房子开始变得有更多选择权,显然是最有诚意的,从本质上代表着城市对外的态度。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上海共有产权住房申请条件有哪些吧!
本次扩围聚焦在上海创业、稳定就业的,长期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新市民,有序将持证年限较长、学历层次高、符合本市产业发展导向、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非户籍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保障范围。
一、上海共有产权住房申请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可申请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
2、在本市无住房;
3、已婚;
4、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者个人所得税满5年;
5、符合本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
二、定价
与本市户籍居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采取同一标准,即实施政府定价,且购房人产权份额应当不少于50%。
三、操作方式
1、计划单列。进一步增加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量,在不影响户籍居民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供应的前提下,增加房源用于向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证人供应。供应额原则上应当不少于向本市户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保障对象供应额的20%左右;房源供应充足的郊区,可根据辖区房源情况,适当扩大供应规模。
2、轮候供应。申请家庭数量较多时,通过轮候供应方式操作。由居住证持证人工作单位注册地的街道(乡镇)和区住房保障机构分别负责初审和复审审核,区住房保障机构定期组织申请家庭摇号排序和供房选房。
3、房源渠道。郊区以区为主,充分利用好辖区内配建保障性住房房源;中心城区可申请由市属保障性住房基地统筹房源,实施轮候供应。
对于非沪籍,这具备购买商品房的资格和如今购买共有产权房的资格,几乎是同步的。这说明了上海依然希望引入外部人才,相比租赁房而言,共有产权房让外来人员更有安全感,能让这一批人群或者说购买力稳定下来。这里不单单是高端人才,这次针对的人群或许都很普通,但却是实实在在对这个城市有付出的,用时间和行动服务于这座城市的人都在被考虑范围内。符合资格的人群就这么多,势必房票势必会进一步的被稀释,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流通。显然,政府对人才毫无保留了释放了善意的,但对于人才的导入造成的房价的冲击选择了严防死守。一举两得,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态度和决心。
以上就是关于上海共有产权住房政策、上海共有产权住房申请条件的相关介绍,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1、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营收净利双增: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第三季度业绩可以用“耀眼”来形容——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3666%。
2、月 29 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 1-9 月比亚迪营业收入 1050.23 亿元,同比增长 194%;归母净利润为 314 亿元,同比增长 1183%。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