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领域,近几年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相关产业也迎来爆发式飞速发展。再就是汽车动力电池和激光焊接的关系。
其实,我国在这方面也有动作,但动静不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设定动力电池回收及再生企业准入条件。不过据了解,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工作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匹配,回收市场还未成形。
电池的产业链由原材料、电池生产、动力电池包租赁以及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组成。未来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电池市场也将出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据有关调查,2020年全球电池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其中锂离子电池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未来也将陆续涌现出新型电池技术。
钠离子电池初步形成产业链,2023年有望开启规模化应用 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 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
目前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攻方向。我国拥有锂资源优势,锂电池产量到2004年已占全球市场的31%,预计到2015年以后,锂离子电池的性/价比有望达到可以和铅酸电池竞争的水平,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
截止到2023年1月5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已经发展了三代,第一代动力电池就是普通的铅酸蓄电池,第二代动力电池主要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也就是现在车辆大部分使用的这种电池,第三代动力电池是主要指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迭代顺序是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燃料电池。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电池由于成本高、续航里程低并不成气候。彼时,中国开始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从2010年起,大量补贴喷涌而出,动力电池的产业链配套逐渐起步。混动车最高5万/辆、纯电车最高6万/辆,10米以上的混动和纯电公交42-50万/辆。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技术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改进,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电池技术的提升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增加,充电速度的提升以及安全可靠性的提高。但是,目前电池的成本和制造过程仍然较高,电池的寿命和循环稳定性也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
1、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系统中,除了电机,车企在电控和电池上都面临着丧失主导权的危险;对比在燃油车时代,大多数整车厂都将“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已经到了需要新能源车企们拥有自主研发电池能力的时候。
2、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不仅关乎着车辆的续航表现,也直接牵涉着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同时,为了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自研电池,并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行列中。除了比亚迪,最早的应该是长城汽车。2018年,长城成立了蜂巢能源。
3、之所以车企如此看重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是因为如果车企不生产动力电池,其在采购时需要将三电系统的参数公开给供应商,而这时这家车企的三电的核心技术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而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业内认为动力电池的电池包有成为车企第五大工艺的趋势。
4、在安全性上,刀片电池也都成功地通过了通过了电池安全测试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针刺测试,并成功挑战了极端强度测试——46吨重卡碾压测试。 目前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基本都是搭载刀片电池,且有不少其他车企也采用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比如丰田及近期公开表示要进行采购的特斯拉。 面市以来,刀片电池的销量就持续猛增。
1、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营收净利双增: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第三季度业绩可以用“耀眼”来形容——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3666%。
2、月 29 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 1-9 月比亚迪营业收入 1050.23 亿元,同比增长 194%;归母净利润为 314 亿元,同比增长 1183%。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