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贯彻落实国家、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公共领域先行,多种模式推进”的思路,重点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环卫、物流、旅游、通勤等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2、混合动力燃机功率不足时,由电池来补充;负荷少时,富余的功率可发电给电池充电,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含量与其他种类的新能源汽车相比相对较低,所以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混合动力汽车类型点:长距离高速行驶基本不能省油。这也注定它会逐渐被淘汰。
3、年/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预测 大部分的调研参与者预测,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将在46%到60%之间,其中46%~50%的范围获得了最高的支持率。 这可能反映了大多数行业专家和从业者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在中国市场增长潜力的乐观预期。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充电模式 充电商业模式是指电动汽车用户在车辆电能将耗尽时,选择固定地点的充电站和充电桩直接为车辆电池充电的模式。这是电动汽车充电站考虑的第一种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模式下,电动汽车用户直接在充电站/充电桩给汽车充电,瞬间耗电。产品通过现场支付的方式支付费用,完成交易。
基于最新完成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泸州已选定了前锋路、城南新区、沙湾和城西新区等战略位置,布局建设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这些站点将配备先进科技,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便捷、快速的充电服务,为绿色出行提供强有力支持。
依特科于14日下午对外宣布,该公司与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8月13日签署了极具战略意义的《投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依特科计划在马鞍山管委会的管辖区域内进行一系列重大投资项目,涉及数据中心的建设、分布式发电设备及系统集成,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设立。
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申请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申请人需要符合相关管理要求,必须具备国家、省、市规定的充电站建设管理规范和要求,并取得相应的资质和执照。 申请人需要拥有合法用地,可以申请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土地用于充电站建设,并已取得相关审批手续,确保用地的合规性。
充电桩设备:充电桩是专门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而设计的设备。它可以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和直流电能,通过与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通信,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充电桩通常采用坚固的桩体结构,以应对各种环境条件。
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于2013年1月11日海南博鳌圆满落下帷幕,第一电动研究院在此次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四份聚焦消费主题的新能源汽车年度系列调研报告。
2、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于1月10日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在当日下午举行的”新能源乘用车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上,第一电动研究院发布了《2012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报告》,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获得了与会代表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1月10日在海南博鳌隆重开幕,第一电动研究院董海荣就《2012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报告》发表主题演讲。
4、最新出炉的《201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美国新能源汽车售出31081辆,同比增长19978辆,增长率为1793%,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居首;第二位的日本2012年前三季度销量为17513辆,同比增长8896辆,增长率为1024%。
5、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1月10日在海南博鳌隆重开幕,第一电动研究院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微型电动车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国际论坛”上发布了《2012年中国微型电动汽车消费报告》。
6、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2年1至8月,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共销售新能源车型6019辆,其中2661辆,混合动力汽车3358辆。受”26”事故余波及各地方政策影响,7月份主要整车厂仅销售新能源汽车494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81辆,混合动力汽车313辆,均创今年2月份以来的新低。
1、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和技术成熟,2021年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单月销售渗透率突破20%,乘用车的电动化趋势正在逐渐明朗。
2、凯联产业研究院为及时、快速、有效的追踪乘用车电动化趋势,从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中游四大关键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及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产量和装机量数据等多维度长期关注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变化,持续推出动力电池月度、年度跟踪报告。
3、易车讯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了《2021年1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通过保值率研究旨在反应该品牌的产品力、认知度、美誉度等综合实力,对未来开展回购、置换、租赁、金融、新车定价参考等相关业务提供重要数据参考,从而降低业务风险,提升经营效率。
4、月3日,比亚迪汽车公布了2021年12月销量。数据显示,当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97990辆,同比大涨7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同比暴涨234%,达92823,连续两个月突破9万辆大关,再次刷新纪录。
1、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营收净利双增: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第三季度业绩可以用“耀眼”来形容——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3666%。
2、月 29 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 1-9 月比亚迪营业收入 1050.23 亿元,同比增长 194%;归母净利润为 314 亿元,同比增长 1183%。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