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车》原创资讯报道:近日,据车质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月车质网共受理车主有效投诉信息14802宗(其中含第三方平台和后装轮胎投诉共13宗),环比下降9%,同比上涨48%,今年前11月累计投诉量已突破15万宗。
在“2023年8月车型投诉TOP30排行榜”中,比亚迪的多款车型再次成为投诉的热点。包括宋PLUS新能源、汉、唐新能源、秦PLUS、驱逐舰05以及宋Pro新能源等车型都位列前十名之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服务价格变更、价格变动以及混动模式故障”等方面。特别是榜单前三名的车型,都是比亚迪旗下的热门车型。
车质网最近发布了2023年8月份受理的车主投诉信息,总数竟然达到了17882宗,这也刷新了历史同比最高纪录,涉及的车型多达807款。看看投诉榜单前十名,比亚迪的车型就占了一半以上,包括宋PLUS新能源、汉、唐新能源、秦PLUS、驱逐舰05和宋Pro新能源等热门车型。
日前,车质网公布了2023年8月受理的车主投诉信息,总共高达17882宗,刷新了同比最高纪录共涉及807款车型。从具体的榜单来看,今年8月投诉量前十,超过半数被比亚迪包揽,包括宋PLUS新能源、汉、唐新能源、秦PLUS、驱逐舰0宋Pro新能源等在售热门车型。
1、第一名:比亚迪比亚迪以92895的投诉指数位居第一名。主要的典型故障包括厂家降价和车身生锈问题。受“价格战”的影响,比亚迪推出了限时降价,这导致了一些车主的投诉。此外,2022款比亚迪海豹车身生锈问题也引起了投诉。第二名:一汽丰田一汽丰田以7445的投诉指数位居第二名。
2、广汽丰田方面,影音系统故障成为主要投诉点,导致汉兰达和威飒等车型进入投诉榜单前列。在豪华品牌方面,宝马的多款车型如3系、5系和X3等也因传动轴异响和制动系统异响等问题进入了投诉榜单。此外,自主品牌长城汽车旗下的哈弗神兽因系统升级问题位列投诉榜第五名。
3、在“2023年8月车型投诉TOP30排行榜”中,比亚迪的多款车型再次成为投诉的热点。包括宋PLUS新能源、汉、唐新能源、秦PLUS、驱逐舰05以及宋Pro新能源等车型都位列前十名之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服务价格变更、价格变动以及混动模式故障”等方面。特别是榜单前三名的车型,都是比亚迪旗下的热门车型。
4、第一名:海豹投诉指数4450.6 典型故障:车身生锈、降价、座椅生锈塌陷 汽车质量投诉点评:海豹能在2023年上半年投诉指数排行榜上飙升至榜首,很大原因是在6月份遭到了集中投诉,加上其相当可观的销量,使得投诉指数达到了4456这个庞大数字。投诉反馈显示,海豹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车身生锈、座椅生锈塌陷。
5、吉利星越L为何迅速停产?由于吉利星越的市场销量未能达到预期,它在汽车投诉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成绩为M,侧面碰撞碰撞成绩为G,而投诉率和安全性方面明显不足,这导致了其逐渐失去了市场。
6、特别是6t版本的标致408,出现了多种质量问题,2016年因此东风标致名列中国品牌汽车投诉排行榜。 6t标致408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轮胎开裂、机油增多、电池故障、以及发动机和转向系统异响等。
排在投诉排行榜第二位的则是一汽丰田的皇冠陆放,从去年年底开始,皇冠陆放就因车机问题被频繁投诉,虽然后期商家通过OTA升级解决了漏洞,但关于服务层面的投诉依然不少,尤其是服务收费问题引发了用户不满,另外日系车的常见问题,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也是投诉的重点,希望一汽丰田能积极纠错。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2023年5月汽车投诉榜TOP20”显示,国产与合资投诉车型数量平分秋色,但相比之下,国产车型的投诉量要远高于合资车型,其中比亚迪旗下海豹、汉包揽投诉榜前二,海豚、元PLUS也均上榜。此外,长安欧尚Z6新能源、哈弗H6也跻身进入前十。
汽车质量投诉点评:2023年上半年,皇冠陆放以35085的绝对优势位居SUV投诉榜榜首位。虽然发动机噪音大、车身共振问题仍有不少投诉,但从投诉反馈来看,皇冠陆放上榜的主要投诉问题在于2021款车型车机系统无法升级。
第一名:比亚迪比亚迪以92895的投诉指数位居第一名。主要的典型故障包括厂家降价和车身生锈问题。受“价格战”的影响,比亚迪推出了限时降价,这导致了一些车主的投诉。此外,2022款比亚迪海豹车身生锈问题也引起了投诉。第二名:一汽丰田一汽丰田以7445的投诉指数位居第二名。
在“2023年8月车型投诉TOP30排行榜”中,比亚迪的多款车型再次成为投诉的热点。包括宋PLUS新能源、汉、唐新能源、秦PLUS、驱逐舰05以及宋Pro新能源等车型都位列前十名之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服务价格变更、价格变动以及混动模式故障”等方面。特别是榜单前三名的车型,都是比亚迪旗下的热门车型。
1、针对电动船舶制造企业,政策规定在电动船舶成功交付并达到一定的运行里程后,每艘船将获得最高1500万元的补助。!--这体现了政府对电动船舶产业的长期支持,旨在推动绿色出行和环保技术的普及。
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保持技术指标体系稳定,坚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为创造稳定政策环境,2022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