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丰田集团 上半年总销量:541万辆 丰田纯电动车销量为46171辆,在总销量中占比不到1%,其中约5000辆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值得一提的是,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充电仅需10分钟,续航里程就能达到1200km。未来,丰田能否在新能源市场上后来居上,令人期待。
比亚迪和特斯拉依然稳居品牌榜的前两名,两家公司共同占据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市场份额。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5%增长到了4%,令人印象深刻,领先于第二名的特斯拉。宝马排名第三,而大众汽车超越了放缓的五菱并回到了第四位。
第十名:特斯拉Model 3 特斯拉Model 3凭借其卓越的电动性能和续航里程,以及特斯拉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在全球市场上持续热销,稳居销量排行榜前十。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分析:分企业来看,2023年1月,比亚迪仍然高居全球榜首,销量为138万辆,高歌猛进势头有增无减;特斯拉仍排名第二,全球销量为08万辆。
近日,外媒发布了2023年欧洲汽车销量排行榜。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Y成为2023年欧洲最受欢迎的新车,同时Model Y也是唯一进入前30名的电动汽车。具体销量为254822辆,同比增长了82%。排在第二位的则是Dacia Sandero,该车在2023年有4个月夺得销量第一的宝座,其是Dacia旗下的一款小型车。
根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2023年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205万辆,同比增长38%,占据了整体市场19%的份额(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为13%)。从1-6月的累计销量来看,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为5819万辆。
今天,我们就为各位朋友梳理出了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前10名,其中,7款车型来自中国,一半车型来自比亚迪!特斯拉Model Y 2022年销量:771300台 一句话点评:销量火爆,堪称全球爆款 2022年,特斯拉Model Y以713万辆的成绩,拿下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冠。
排名第七的是比亚迪秦EV家族,在2022年的销量为163400辆,同比增长了109%。排名第八的是广汽埃安AION Y,在2022年的销量为119800辆,同比增长了282%。排名第九的是广汽埃安AION S,在2022年的销量为117000辆,同比增长了53%。排名第十的是比亚迪汉EV家族,在2022年的销量为116500辆,同比增长了48%。
作为一款中型SUV,特斯拉Model Y凭借简约时尚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而这也使得它在2022年时间里一共卖出去了超过74万辆新车。
、长城 长城汽车是全球知名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旗下拥有、WEY、欧拉和长城皮卡四个品牌,产品涵盖SUV、轿车、皮卡三大品类,动力包括传统动力车型和新能源车型,具备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一骑绝尘的比亚迪此次足足有4款车型上榜,是进入榜单车型最多的品牌。其中海豚全球销量52万台,排名第4;比亚迪元PLUS全球销量106万台,排名第5;比亚迪秦系列和汉以134万辆和165万辆的成绩位列榜单第7和第10。
比亚迪。比亚迪最早为电池制造商,后加入车企大军,2022年由传统车企变身新能源车企,通过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e0平台等建立起了自身优势。零部件自产率非常高,包括车规级芯片也能实现部分自供。目前旗下车型众多,包括知名度很高的王朝系列、以及后推出的海洋系列。
从榜单来看,排名第一的是特斯拉Model Y,在2022年的销量达到了747500辆,同比增长91%。排名第二的是特斯拉Model 3,在2022年的销量为482200辆,同比下跌了3%。排名第三的是宏光MINI EV,在2022年的销量为443400辆,同比增长了了14%。
排名第三的五菱宏光MINIEV,2022年全年销量达到434万辆,同比增长14%。值得一提的是,在4-10名的排名中,中国品牌占据5席,排名依次是比亚迪海豚、比亚迪元PLUS、大众ID.比亚迪秦系列、广汽埃安AION Y、广汽埃安AION S与比亚迪汉。
第三名,五菱宏光MINIEV 2022年全球销量:443400辆 虽然五菱宏光MINIEV排在了2022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榜的第三名,但是这其中有超过90%的销量都是由中国市场贡献的,所以千万别小看了中国市场电动车的发展潜力,分分钟就给你干出个销量前三名出来。
1、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营收净利双增: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第三季度业绩可以用“耀眼”来形容——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3666%。
2、月 29 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 1-9 月比亚迪营业收入 1050.23 亿元,同比增长 194%;归母净利润为 314 亿元,同比增长 1183%。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