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YA艾睿雅这款车我个人也都十分的喜欢,首先从计层面它并没有如大家口中所说的那样,传统合资品牌设计保守。它有足够多的独特性,全封闭式的盾形中网造型搭配流光飞羽式的LED前大灯,营造出作为一款新能源车该有的前卫感。
结论:考虑到通用和现代可以被列为最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的传统制造商之一,这种对于纯电动车研发的重视最终反馈到产品竞争力上也就不足为奇。当然,不仅是通用和现代,越来越多的合资汽车厂也开始增加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这一市场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最近上市的起亚EV5,198万起的售价也很有诚意,新车定位为紧凑型纯电SUV,空间不小,动力不弱,所以也是一款值得考虑的纯电车型,说不定终端售价还有优惠。
第一款推荐的车型是东风悦达起亚 K3 EV,这款车是根据燃油版K3打造而来的,作为东风悦达起亚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车,该车在配置和续航方面都达到了同级别领先水平,在这个买车“看脸”的时代,起亚K3 EV外观也能从新能源消费群体中吸引到大量“颜值党”。
比亚迪汉EV上市至今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市场表现,成为比亚迪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标志性车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比亚迪汉EV以亮眼的产品力成为特斯拉Model 3强劲竞争对手,更有“国产电动车标杆”的头衔。如果有30万的预算,笔者推荐购买补贴后售价为2.95万元的顶配车型——四驱高性能旗舰型。
前几日,长续航国产Model 3正式开启预订;凭借着668km的NEDC续航里程以及不足34万元的起售价,新车吸引到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与此同时,伴随着“电气化”程度的加深,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而纵观整个国内新能源市场,20万以内则比较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购车心理预期。
1、蔚来、理想、小鹏就是国产纯电动汽车的三驾马车。理想汽车是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汽车产品,制造工厂位于常州,目前只推出了一款车型:理想ONE。理想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第一次将增程式这个概念带到了国内的电动车品牌,增程式发动机与电池组共同作用,使电动机的输出更加强劲。
2、电动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各个品牌竞相争艳,名列前茅的十大电动汽车品牌如下: 特斯拉(Tesla):成立于2003年,特斯拉以其纯电动汽车而闻名于世,Model S的推出标志着其进入豪华电动汽车市场。该品牌以其安全、高效和出色的续航能力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3、特斯拉 Model S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新能源电动车之一。它采用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可在 4 秒内完成 0 到 60 mph 的加速。同时,特斯拉 Model S 拥有优秀的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402 英里 (约 647 公里)。除此之外,它还拥有卓越的车辆安全性和电池寿命。
4、理想汽车(Li Auto)理想汽车是一家新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成立于2015年。该品牌的市值也在不断增长,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理想汽车的产品线包括ONE、Mars等多款车型。理想汽车在车辆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同时车辆的舒适性和实用性也备受好评。
5、吉利汽车(Lynk&Co): 242万辆 丰田(Toyota): 17万辆 奇瑞汽车(Chery): 112万辆 从上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前十名可以看出,特斯拉以绝对的优势名列第一,销量超过第二名蔚来汽车6万多辆。
1、而到了今年,东风本田转型的步伐并未放缓,反而持续加速,继续投入。据悉,2024年东风本田将推出三款标志性纯电车型:e:NS灵悉L以及H品牌的全新SUV。三大产品序列、三款纯电,如此阵势放在合资阵营中实属难得,我们从中也能看出,东风本田对于电动化转型的坚定决心。
2、年,东风本田发布“Seeing the future”新能源品牌战略,持续推出HEV、PHEV、EV多款产品,打造纯电动力、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等三位一体的新能源产品矩阵,并构建起业界首个涵盖MPV、SUV、轿车全品类的混动家族。
3、回顾东风本田二十年的发展,其已作为中国市场主流合资车企标杆,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向,随着智能电动化浪潮来临,东风本田迎来新能源产业变革。 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在前不久的上海车展表示“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在东风本田的展台上,我们没有展出一台纯燃油车,这展现了东风本田全面向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底气。
4、结果和时间一样,都是物理范畴;但对如东风Honda这种在中国汽车市场留下过许多痕迹的车企来说,它更懂得如何向“新”出发。
1、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营收净利双增:前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183%。其中,第三季度业绩可以用“耀眼”来形容——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3666%。
2、月 29 日晚,比亚迪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 1-9 月比亚迪营业收入 1050.23 亿元,同比增长 194%;归母净利润为 314 亿元,同比增长 1183%。
工作时间:8:00-18:00
电子邮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