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装修行业 / 正文
今年新能源汽车召回,2024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

Time:2024年06月14日 Read: 评论:0 作者:cile123

沃尔沃因电池存隐患召回近5千辆插电混动汽车,这是否会影响销量?_百度...

从汽车发展的历史来看,沃尔沃汽车在安全方面采取了很多创新措施,直到今天,它的汽车产品在安全性能上仍然保持着卓越的水平。所以此次召回是对自己品牌形象的负责,更是体现了自主品牌以用户为中心,时刻保障用户权益的理念。

根据相关消息的显示,沃尔沃公司针对其旗下的插电混动产品进行了召回。官方对此的解释是其产品的电池模组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其在高速运转高能量的状态之下,就有可能出现过热而导致车身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之下,沃尔沃才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备案,召回这些存在着缺陷的产品。

月27日,沃尔沃突然宣布召回,不召回还好,一召回就是15万辆,而且还涉及旗下的多款重磅热销车型,不可谓不让人侧目。沃尔沃正式向总局申请召回备案,因为旗下的大量车型存在品质问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用车安全,为此不得不宣布召回,相关问题已经在总局进行备案。

今年新能源汽车召回,2024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沃尔沃公司召回已经售卖出去的4000多辆混合动力汽车,因为这些汽车在安装的时候电池组内部存在短路问题就会给汽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用户使用安全公司将这些车辆召回,为用户免费更换电池,排除安全风险。

丰田比亚迪合作首车宣布召回;理想“丢”了200台车?

丰田比亚迪合作首车宣布召回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3年7月27日起,召回2023年3月13日至2023年7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bZ3汽车,共计22万辆。

丰田选择与比亚迪合作,主要是看中了比亚迪在电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在电池技术方面。比亚迪从量产第一辆轿车比亚迪F3开始,就一直在向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而丰田汽车作为世界级汽车制造商之一,也一直在寻求与优秀的企业合作,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易车讯 5月10日,针对此前网传的“丰田在华将采用比亚迪超级混动技术”,广汽丰田发表澄清,丰田和比亚迪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但主要集中在BEV领域,并没有涉及其他领域,广汽丰田也没有相关合作计划。同时,广汽丰田正在企划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仍然计划搭载丰田的动力技术。

无论这样,丰田选择与比亚迪合作,并采购至关重要的动力电池系统,意味着丰田为了获得更多中国新能源整车市场份额,必须多一个选择;比亚迪与丰田合作不仅是愈加强大的一个佐证,更是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需要注意的是(1),在过去的几年间,日本丰田汽车的丰田章南一直质疑电动汽车(EV)发展技术和方向。

特斯拉超110万辆召回,不应只是将“刹车”还给消费者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最早可以查到在中国境内的特斯拉召回公告是在2015年12月,因为“召回范围内的Model S车辆前排安全带有可能没有被正确地固定到外侧膝部预紧器上”,7166辆特斯拉被召回。 此后的召回也大多是硬件问题,eMMC多媒体存储卡的寿命和升级问题算是智能化领域,但也是硬件层面的更换。

据悉,此次超110万辆特斯拉被召回的原因是,特斯拉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车主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车辆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不过对于网友评论说特斯拉变相承认强制单踏板模式有缺陷这个话题,车轱辘表示不太赞同。

月12日,全网最大的新闻当属特斯拉在国内的大召回!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参照国内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法规要求,将召回过去4年多,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汽车,一共涉及到110多万辆。

特斯拉110万辆汽车被召回 23年5月,特斯拉公司宣布召回110万辆Model S和Model X电动汽车。据悉,此次超110万辆特斯拉被召回原因是,特斯拉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

仅它的单踏板模式,就在业内掀起了持续不断的讨论。现在,这种讨论似乎要终止了。5月12日,特斯拉宣布了惊人的召回计划:从5月29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之间生产的约110万辆汽车。

标签: 新能源汽车召回 
排行榜
关于我们
Z-BlogPHP,既是博客程序,也是CMS建站系统。已走过十余年风雨的她们,有着强大的可定制性、丰富的插件接口和独立的主题模板,致力于给国内用户提供优秀的博客写作体验。期待她们能成为您写博客的第一选择。
扫码关注
沪ICP备2024063250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