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装修行业 / 正文
成都大叔开了家古床博物馆 200张床展古人装修特点

Time:2024年05月30日 Read: 评论:0 作者:cile123

刘均收藏的第一张古床来自他的老家江津。2000年的一天,他和朋友在家里吃饭,朋友说起来他家的途中看到一家人将一张古床放在杂物间,和农具杂物堆放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由于距离不远,刘均和朋友立即前去,看到古床满是灰尘,刘均觉得很是可惜,便找到主人花钱将它收了下来。

收藏17年 近200张床超过300年历史

()

“2003年我开始在长江航道做工程,为收集古床提供了便利。我发现长江两岸古床很多也很好,古时的长江就是当时的‘经济高速公路’,两岸富裕的人较多,精美的大花床只有富人才做得起。我刚开始收集时,不少人因为搬家或换新家具不要老床了,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收一两张很满意的床。当时收它们不为别的,就是想把这样有文化沉甸的物件保留下来。”刘均回忆说。

刘均的收藏数量多,品种复杂,从使用者分类来讲有老人床、夫妻床、女儿床、佣人床等;从造型来讲有半围、全围、亭床等;从年代来讲,他的收藏中有200多件都距今300年了。“大部分人很喜欢的大花床一般是清朝的。清朝的床雕刻繁复,基本都雕刻了寓意富贵吉祥的造型。而明朝的床则较为简洁,看上去清新雅致。可惜流传下来的很少!”刘均介绍说。

古床上出生 三面打围睡着有安全感

刘均收藏的古床众多,但有一张床他最为珍惜。这张床没有他花大价钱收来的古床市场价值高,雕工也不算最惊艳,但它见证了刘均的成长。这张床就是刘均妈妈当年生他时躺的那一张床,这张床伴随他长大成人。

1976年,刘均出生在重庆江津外婆家祖传的一张古床上。“也许正因为这个渊源,我与古床结下了不解之缘。”刘均说,这张古床出自清朝的一位木匠之手,是一辈辈传下来的,三面打全围,雕花工艺精致,小时候他常常要听妈妈讲完雕花图案的故事才肯睡觉。

成都装修网了解到,据刘均介绍,他家的家谱显示,他是汉室108代传人,是蜀汉帝刘备的后人。家中流传下来的还有三张精美雕花的拔步床,到现在他都觉得睡在挂有蚊帐的床上让人感觉很踏实。“一生在世,半世在床。古人在睡觉这事上比现代人讲究。一般古床都是三面打围,人睡在里面有种被包裹的感觉,叫聚气,通俗点说就是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睡觉自然踏实,当然就能睡得香。”刘均说。

标签: 刘均  张古 
排行榜
关于我们
Z-BlogPHP,既是博客程序,也是CMS建站系统。已走过十余年风雨的她们,有着强大的可定制性、丰富的插件接口和独立的主题模板,致力于给国内用户提供优秀的博客写作体验。期待她们能成为您写博客的第一选择。
扫码关注
沪ICP备2024063250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