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推荐:
 首页 / 装修行业 / 正文
经沧桑的牛首镇戏楼 年久失修难掩古人的建筑智慧

Time:2024年05月30日 Read: 评论:0 作者:cile123

牛首镇戏楼被认为是襄阳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三大戏楼之一,距今至少有230年历史,今年7月被我市列入第一批保护性建筑名录。

牛首因何得名?因没有确切史料记载,所以现存说法均为人们推测。有人说牛首曾作为宋蒙之战时襄阳城防“十二连城”其中的一座,因城如牛头,故得名牛首。还有人说,牛首得名来源于唐朝襄阳籍诗人张继的一首诗《金牛昂首》。传说三国时关羽决白龙堰、青龙堰、黄龙堰、黑龙堰、普陀堰、莲花池与金牛池的水淹了曹操的七军,而张继所作《金牛昂首》一诗吟咏的就是莲花池和金牛池。之后,这一带兴起了酒肆、行栈、商铺。受《金牛昂首》一诗的影响,大家把这里最初形成的集市叫“牛首”。

经沧桑的牛首镇戏楼 年久失修难掩古人的建筑智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襄阳装修网了解到,地处交通要道的牛首镇也曾是商贾往来中转的重要驿站,各地商人在此建有会馆。一般来说,有会馆的地方也一定会有戏楼。

牛首镇戏楼坐南朝北,分上下两层。由于年久失修,戏楼呈现出浓重的残破感。

牛首镇文化馆馆长李志坚介绍,牛首镇戏楼下部青砖风化严重,上部有部分瓦面脱落,因长年漏雨使木构架部分腐烂,西边有所倾斜。

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内部木构件部分已腐朽,但残存的雕梁、画柱依旧显露着戏楼曾经的精致与气派。“牛首戏楼两边飞檐上翘,并有动物雕塑,戏楼的正面是二龙戏珠浮雕,东西边是大象、鹿、凤凰等浮雕。”这是早些年文史爱好者考察戏楼留下的相关记述。

戏楼的一根主横梁上留有“乾隆四十六年润五月初五一乐也”的墨迹。据此推算,这座戏楼距今至少有230年的历史。除此,戏楼的横梁上、门板上还有“永盛班”“魁盛班”等十几个清代戏班留下的墨帖。

襄阳装修网了解到,据当地人讲,上世纪50年代初期,此戏楼还相当红火,每年重要节日都有戏班子到此演出,多为花鼓戏、川剧、黄梅戏、曲剧、豫剧等。有演出时,人们用绳子和藩篱将场地一分为二,一边为男,一边为女。

上世纪50年代末,戏楼被改为学校。上世纪60年代后期,戏楼屋脊上的造型全部被砸,部分雕塑被毁。从仅存的部分来看,雕塑十分精美。

据襄阳装修网了解,我市部分文史爱好者将牛首戏楼称为“江西会馆戏楼”。这一说法是否确切?“查《襄阳县志》等史书均无对戏楼的记载,戏楼始建年代无考。”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关于戏楼的始建年代,现在只能根据戏楼梁上留下的墨迹来推算。

“牛首镇的江(汉江)对面是卧龙镇。据考察,卧龙镇的确有江西会馆。按照常理推测,一江两个码头同时存在江西会馆,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排除例外,一切得根据证据来说话。”襄阳拾穗者民间文化工作群成员李秀桦曾经对存在于襄阳的会馆做过系统调查研究,“目前还没有发现牛首戏楼就是江西会馆的证据”。

牛首镇戏楼历经沧桑,如同一座博物馆,记录了襄阳戏曲数百年来的兴衰沉浮,也展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标签: 戏楼  襄阳  金牛 
排行榜
关于我们
Z-BlogPHP,既是博客程序,也是CMS建站系统。已走过十余年风雨的她们,有着强大的可定制性、丰富的插件接口和独立的主题模板,致力于给国内用户提供优秀的博客写作体验。期待她们能成为您写博客的第一选择。
扫码关注
沪ICP备2024063250号-16